認識股骨頭壞死
說到股骨頭壞死,很多人都會覺得它是一個可怕的疾病,單憑名字里帶有的“壞死”二字,可想而知這個疾病的嚴重程度。確實,股骨頭壞死目前來說仍然是骨科領域一個常見的難治性疾病。股骨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骨骼,股骨頭更為重要,我們的直立行走、活動、勞動都依靠股骨頭的支撐作用,同時股骨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股骨頭的營養主要依靠附近的血管供應(股骨頭的主要供血血管包括旋股內側動脈、旋股外側動脈、閉孔動脈、臀上動脈、臀下動脈、髂腰動脈),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導致股骨頭出現供血障礙,股骨頭的活骨組織壞死,股骨頭結構改變,甚至塌陷的過程就叫股骨頭壞死,曾被稱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圖源網絡,侵刪
股骨頭壞死的分期
股骨頭壞死的確診需要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并根據其檢查結果,將股骨頭壞死分為Ⅰ-Ⅴ期。股骨頭壞死的分期對于臨床治療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治療的關鍵和難點在于糾正股骨頭的缺血狀態,進一步阻止股骨頭發生塌陷。

圖源網絡,侵刪
股骨頭壞死的手術治療
股骨頭壞死的進展較快,多數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頭為主的修復重建術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兩類。 保留股骨頭的手術又稱為保髖治療,主要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保留患者自身的股骨頭,避免或推遲工人關節置換手術。包括髓心減壓術、截骨術、帶或不帶血運的骨移植術等,適用于股骨頭壞死早起或中期,且壞死體積在15%以上的股骨頭壞死患者。
股骨頭壞死的中醫治療
根據《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指南(2016)》指出,中醫藥治療股骨頭壞死強調早期診斷,病癥結合,早期規范化治療。中醫將股骨頭壞死歸屬于“骨蝕”、“骨痹”、“骨萎”的范疇。認為本病發病的關鍵在于肝腎虧虛、血瘀兩個方面。因此,中醫治療股骨頭壞死以活血祛瘀為基本原則,輔以通絡止痛、補腎健骨、健脾利濕等。指南還指出,對高危人去及早期無痛患者以活血化瘀為主,輔以祛痰化濕、補腎健骨等中藥,具有促進壞死修復、預防塌陷的作用;對早期出現疼痛等癥狀的股骨頭壞死,在保護性負重的基礎上應用活血化瘀、利水化濕的中藥,能夠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對于中晚期股骨頭壞死,應用活血化瘀、利水化濕中藥配合外科修復手術,能夠提高保髖治療手術的效果。
那么,能配合保髖手術,又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藥,有哪些呢?

【藥品名稱】 健骨生丸
【主要成份】 三七、當歸、地龍、冬蟲夏草、西紅花、珍珠、冰片。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養血生骨。用于瘀血阻絡,筋骨失養所引起的股骨頭壞死等癥。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5g-9g,一日3次,或遵醫囑。飯前1小時溫開水送服。

【藥品名稱】 通絡生骨膠囊
【主要成份】 木豆葉
【功能主治】 活血健骨、化瘀止痛。用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癥見髖部活動受限、疼痛、跛行、肌肉萎縮、腰膝酸軟、乏力疲倦,舌質偏紅或有瘀斑,脈弦。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藥品名稱】 恒古骨傷愈合劑
【主要成份】 陳皮、紅花、三七、杜仲、人參、黃芪、洋金花、鉆地風、鱉甲。
【功能主治】 活血益氣、補肝腎、接骨續筋、消腫止痛,促進骨折愈合。用于新鮮骨折及陳舊骨折、股骨頭壞死、骨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癥。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5ml,六至十二歲一次12.5ml,每二日服用1次。飯后1小時服用,12天為一個療程。
處方藥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參考資料: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指南(2016).中華骨科雜志,2016,(15):94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