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結直腸癌的早期并不明顯或是直接沒有早期癥狀,不但容易讓患者本身忽略結直腸癌的發生,也容易被很多醫生所忽視。在臨床上,結直腸癌存在一定的誤診,很多病人被誤診時長長達半年甚至是數年之久,這就導致了很多結直腸癌病人失去了寶貴的治療機會。
不過,雖然說結直腸癌早期癥狀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只要做一個“有心人”,還是能夠通過一些“蛛絲馬跡”來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并且及時確診的。比如說,便血就是結直腸癌病人常見的一個臨床癥狀,病人經常會在便后發現便紙帶血,如果病人及時留意到這個癥狀,并且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是能及時發生結直腸癌的發生的。
而在臨床上,對于結直腸癌的確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身體癥狀,一步步深入檢查,才能最后確診。首先,醫生會對疑似罹患結直腸癌的病人進行系列的體格檢查,對于疑似結直腸癌病人的體格檢查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先對病人全身的淺表淋巴結進行評價;
2.對疑似結直腸癌病人進行腹部視診和觸診,旨在檢查病人有沒有無腸型、腸蠕動波、腹部腫塊等;
3.直腸指檢:直腸指檢是常見的疑似結直腸癌的體格檢查方式,能給比較直觀的了解到直腸腫瘤的大小、質地、占腸壁周徑的范圍、基底部的活動度、距肛緣的距離遠近、腫瘤向腸外浸潤狀況、與周圍臟器的關系以及有無盆底種植等情況。
其次,醫生在對疑似結直腸癌的病人進行完體格檢查之后,會進行實驗室方面的檢查,實驗室檢查其實就是血常規、便常規、潛血、腫瘤標志物的檢查:
1.血常規:要抽血檢查化驗檢查,了解病人是否有貧血癥狀;
2.尿常規:通過觀察辨別是否有血尿,并且結合泌尿系影像學檢查,來進一步了解腫瘤是否已經發展到泌尿系統;
3.大便常規:通過化驗檢查,是否有紅細胞以及膿細胞;
4.糞便隱血試驗:此項會對于分析病人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具有診斷價值;
5.生化及肝功能檢查;
6.病人需要檢查CEA、CA19 9等腫瘤標志物的情況,如果懷疑病人有肝臟轉移則需要檢查AFP,懷疑病人有卵巢轉移則建議檢查CA125。
最后,醫生會對懷疑有腫瘤的部位進行病理檢查,病理學檢查其實就是活組織檢查,也就是在內鏡下、腹部探查、手術中來獲得組織標本,并且多標本進行病理診斷和分期的檢查。病理學檢查能為結直腸癌的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
在通過上面的檢查確診了結直腸癌之后,醫生為了明確結直腸癌的分期,還會進行CT、磁共振或者超聲等檢查,來更進一步了解結直腸癌的發展情況,為之后的治療方案提供更充足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