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主治精神病的藥物,一些病患者會有幻聽和妄想癥,吃了別的藥物可能療效不好,向換氨磺必利,但可能患者本身就患由一些疾病,例如病患者體型肥胖,血壓血脂高,那么吃這個藥會有副作用嗎?
吃用這種藥物常發生的不良反應: -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可引起以下臨床癥狀:乳溢,閉經,男子乳腺發育,乳房腫脹,陽痿,女性的性冷淡。停止治療,可恢復。 -體重增加; -可產生錐體外系綜合癥(震顫,肌張力亢進,流涎,靜坐不能,運動功能減退)。使用維持劑量時,這些癥狀通常處于中等程度,無需停藥,使用抗膽堿能類抗震顫麻痹藥物治療,癥狀即可部分緩解。 以50-300mg/天的劑量治療優勢缺失綜合癥,錐體外系癥狀的發生率很低(劑量依賴型)。 臨床研究顯示,接受氨磺必利治療的病人比接受氟哌啶醇治療的病人出現錐體外系癥狀
用于治療精神疾患,尤其是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例如:妄想,幻覺,思維障礙)和/或陰性癥狀(例如:反應遲緩,情感淡漠及社會能力退縮),也包括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病患。
藥效學特征 氨磺必利為苯胺替代物類精神抑制藥,選擇性地與邊緣系統的D2、D3多巴胺能受體結合。本品不與血清素能受體或其它組胺、膽堿能受體,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 動物實驗中,與紋狀體相比,高劑量氨磺必利主要阻斷邊緣系統中部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此種親和力可能是氨磺必利精神抑制作用大于其錐體外系作用的原因。 低劑量氨磺必利主要阻斷突觸前D2/D3多巴胺能受體,可以解釋其對陰性癥狀的作用。 在與氟哌啶醇進行比較的雙盲試驗中,共入選191名患有急性精神分裂癥的病人。與氟哌啶醇相比,氨磺必利可顯著改善病人的繼發性陰性癥狀。 臨床前安全性研究結果 氨磺必利的毒理學特性主要是與此化合物的藥理作用有關。重復給藥未發現與毒性相關的靶器官。此化合物無致畸性和致突變性。動物致癌試驗顯示:在嚙齒類動物中可產生激素依賴性腫瘤。但在人體上無臨床相關性。
如果您對氨磺必利臨床適應證、用法用量、副作用等有任何疑惑,可撥打我們的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168-0606康德樂大藥房(原:百濟新特藥房)將有專業的藥師為您指導用藥。全球100強企業康德樂大藥房您放心購藥的信心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