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紅肉的整體銷量顯著下降,除基于素食風潮外,亦由于眾多研究皆指出,進食紅肉(一般是指豬、牛、羊肉等肉質呈紅色的肉類),或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甚至癌癥的風險。
無益
癌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列為致癌性物質,專家估計每天食用50克以高溫烹調的加工肉制品,患上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18%,同時亦會提高結腸直腸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
腎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壓是最常見的病因,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大量食用紅肉會增加40%的末期腎病風險,而食用紅肉以外的其他蛋白質來源可將患病風險降低62%。
心臟病︰一項瑞典的研究發現,男性每天攝取超過75克的加工紅肉,患病風險較每日攝取25克以下的高1.28倍。同時,另有專家指腸道細菌可將紅肉轉化成一種有助脂肪在血管內堆積的化學成份,因而易致心血管疾病。
有益
雖然對紅肉不利的研究眾多,但有研究挑戰,如適量食用紅肉,仍然是健康和均衡飲食的一部份。紅肉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能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鐵質、鋅、維他命、奧米加3脂肪酸等,相比部份植物營養更易被身體吸收。美國癌癥研究所(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建議維持紅肉進食量在每周18安士內;美國普渡大學最近亦有研究指,每周食用3安士 (約85克) 的紅肉,不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無論在營養上或動物的生存權利而言,適可而止便能平衡吃紅肉的風險和好處--彷佛也是大自然對人類宣布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