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元旦過后,我們也即將迎來我們的春節小長假。一些家庭已經開始準備起了自制“年貨”。比如家家戶戶都愛的臘腸、腌菜等等。老人們感覺腌制得越久越入味,殊不知這玩意雖美味可口,卻也是致癌的一大元兇。
癌癥最愛七個字:煙酒咸油霉甜燙!話很通俗,所以也可以看出飲食在癌癥臨床誘發因素中占據著非常重的比例。因而健康飲食,對癌癥的預防是十分重要的。
預防癌癥,從「管住嘴」開始!
一日三餐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運行,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更多的人貪圖一時嘴癮,吃的東西既復雜又沒時間規律,以致患癌風險極大。特別是有關糖、燙、咸、油等字眼的四類食物。它們因其味道鮮美而極具誘惑性,但是由于它們的代謝負擔很大,是非常危險的食物,因而再好吃也要少碰的!
油:
炸雞、油條等油炸食品飽滿的香氣和咔咔脆的口感讓多少年輕人欲罷不能。然而美味也是有代價的,油炸食品是高脂肪高能量的危險食品。大多數商家為了盈利都會選擇降低成本,反復使用一鍋油。在反復加熱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對人體產生一些不利的有害物質。即便是家里使用的植物油,在油炸(180-200攝氏度)時,這種高溫加熱的條件下,也會產生揮發性有毒物質,從而誘發癌癥發生。
燙:
隨著溫水養生理念的普及,很多人都喜歡趁熱吃這個說法,比如:喝熱茶、熱咖啡、熱食、熱湯等等。
這些食物溫度太高的話,容易在進入食道后灼傷食管粘膜,長期以往會導致食道癌。所以,不提倡吃高溫食物。一般長期攝入食物超過65攝氏度,就可能給食道癌找上門的一個契機。
咸:
口味重,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當體內的鹽分攝入過高(一般指超過6g),就會造成體內鹽分攝取過高,誘發“三高”。過多的鹽,腌制很長一段時間的咸菜、臘腸等,都屬于高風險致癌物。太咸的食物也會破壞胃粘膜屏障,使得機體中和液減少,容易誘發胃癌的。尤其是腸胃不健康的人,應控制鹽的攝入。
糖:
這幾年抗糖的理念也開始流行起來,這不僅僅是因為糖會導致皮膚老化,更因為高塘也是誘發癌癥的重要因素之一。糖的身影無處不在。多項研究證實,高糖食物容易增加齲齒、肥胖、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就算為了健康著想,也宜減少吃“糖”。
還有像霉變的玉米花生會有黃曲霉毒素的存在,與肝癌密切相關;嚼檳榔則是口腔癌的發病因素之一等等。
病從口入,癌癥也許就是被你吃出來的!因而在適當的時候停止進食這些“高危食物”,這樣會更健康。慢慢咀嚼可以將食物充分分解成最小的塊,有助于胃中的消化。大量唾液接觸食物進入胃部,有助于分解致癌物,使得消化分擔得以減輕。
其次,要控制食物攝入量,過量的“高危食物”攝入會導致體內有害物質的過度積累,攝入過多會導致胃腸活動減弱,不能正常分解有害物質,這是導致癌癥的重要因素。因而好好吃飯,謹記避免高“油、燙、咸、糖”。這4類食物,再好吃也要少碰!